第十三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。
依托太化,联合省内煤炭企业,联合相关资源,建设煤、电、化于一体的现代大型煤化工企业。其中,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72%。
煤矿整合重组协议签订率已达到98.5%,兼并重组主体到位率达到96%,采矿许可证换证率达到90%,被整合重组煤矿符合条件的正陆续复工复产,保留矿井技术改造有序进行,部分资源枯竭、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正在实施关闭。在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告一段落的时候,煤炭下游煤化工资产的进一步整合将揭开山西后煤炭资源整合时代,而投资机会将会在其中闪现,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。但在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,应当注重政策的连续性,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,做好化解矛盾和情绪工作。《规划》中指出,培育大型企业集团,实现集约发展。山西省之所以如此重视煤焦领域资本市场的发展,正是希望发挥资本市场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作用,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,推动煤炭、焦化、化工、冶金、电力、建材等煤炭相关企业通过直接融资,扩大生产规模,提高经济效益,实现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
但在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,应当注重政策的连续性,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,做好化解矛盾和情绪工作。山西省之所以如此重视煤焦领域资本市场的发展,正是希望发挥资本市场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作用,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,推动煤炭、焦化、化工、冶金、电力、建材等煤炭相关企业通过直接融资,扩大生产规模,提高经济效益,实现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。截至2009年底,该集团共有百万吨综采队8个,工作面综合月单产同比提高9%,快速掘进队达标率同比提高17%。
煤矿管理新模式试点成功后,即在全矿区推广。三大跨越为皖北煤电集团培育了三大增长极:煤、煤化工、煤炭物流。集团管控模式对集团与各业务板块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,明确了集团、子(分)公司、生产经营单位三级组织架构,清晰界定了管控集分权与职责,激发了企业内在活力,形成了各板块竞相发展的局面。随着战略布局实施到位,皖北煤电集团已由过去单纯的煤炭生产型企业,发展成跨地区、跨行业、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,迫切需要构建新型集团管控模式。
在快速扩张过程中,皖北煤电集团强化资本运作,通过子(分)公司的股权多元化,整合行业资本和社会资本,形成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跨所有制的发展格局。葛家德告诉记者,抓好班队建设,锻造安全生产优势
为确保今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兼并重组任务,目前郑煤集团已与小型煤企签订框架协议139份,派驻五职矿长11家。为了做好兼并重组工作,完善公司治理结构,郑煤分别在新密市成立了注册资金3亿元的郑煤集团郑新煤业有限公司,在登封成立了注册资金2亿元的郑煤集团嵩阳煤业有限公司,由这两家公司出资控股兼并重组124家中小煤矿。据了解,郑煤集团兼并重组涉及郑州区域内124家中小煤矿。6月3日,河南郑州煤炭工业集团与新密市10家煤炭企业签订了兼并重组合作协议。
至此,该集团已与21家煤炭企业签订了正式的兼并重组协议。兼并重组工作结束后,郑煤集团矿井数量将达180对以上,产量将达到5000多万吨记者从山东省国资委获悉,山东枣矿集团与韩国SK公司近日正式签约,双方将合资合作60万吨/年煤焦油加氢制三苯项目。签约方韩国SK公司是世界知名的500强企业,枣矿集团是山东省七大省属国有煤炭企业之一,2009年,枣矿集团生产煤炭2173万吨,企业总收入268亿元,利税70.08亿元。
此次签约项目涉及工程估算投资81.6亿元,将分两期建设,其中一期工程为30万吨煤焦油加工。两期项目全部完成后,将形成每年60万吨煤焦油加氢制三苯的产能
两期项目全部完成后,将形成每年60万吨煤焦油加氢制三苯的产能。此次签约项目涉及工程估算投资81.6亿元,将分两期建设,其中一期工程为30万吨煤焦油加工。
签约方韩国SK公司是世界知名的500强企业,枣矿集团是山东省七大省属国有煤炭企业之一,2009年,枣矿集团生产煤炭2173万吨,企业总收入268亿元,利税70.08亿元。记者从山东省国资委获悉,山东枣矿集团与韩国SK公司近日正式签约,双方将合资合作60万吨/年煤焦油加氢制三苯项目其中,非煤产业达60.73%,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,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。同时,晋城煤业集团持续优化老矿井生产布局,对9号煤和新建矿井的优质煤进行科学配采,对15号三高劣质煤进行洁净化开发利用,并抓住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的机遇,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每年3000万吨的整合规划产能和每年4000万吨省政府新配置规划产能,加上原有资源储量,拥有了近150亿吨的资源储量,为亿吨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。2009年,该集团累计施工完成2001口地面煤层气井,形成了15亿立方米/年的煤层气抽采能力、7亿立方米/年的利用能力,地面煤层气年抽采能力占全国的61.2%,煤层气年利用总量占全国的30%。2009年,晋城煤业集团以高效开发、清洁生产、产业延伸、综合利用、持续发展为核心,着手构建寺河、成庄、长平、赵庄等4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,并投入节能技改资金2.18亿元。
同时,该集团稳步推进了内部管理改革,将各机关部室相近业务进行了重组,使机构得到精简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利用煤,转化煤为更深入地开发清洁能源,晋城煤业集团努力建造循环经济工业园区,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瓦斯发电厂。
据了解,该集团坚持集聚产业优势,实施归核化战略,让煤机板块、多种经营板块紧紧围绕煤炭主业这一核心,在煤机板块形成了集煤机制造与检修、矿井建设与安装、煤炭整合与生产、物资装备与物流四大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。截至2009年底,该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.66吨标准煤,同比下降10.81%。
立足煤,做强煤2009年,晋城煤业集团原煤产量实现4260多万吨,煤炭资源储量近150亿吨。同时,该集团针对所属煤化工企业基础化工比例大、能耗高、产品销售分散的实际,着力转变发展方式,积极发展精细化工和煤制油,于2009年7月17日成立了北京市晋煤太阳石煤化工有限公司,为实现统一销售、统一管理提供了条件。
投入环保资金1.71亿元,完成了寺河矿储煤场防风抑尘网建设、古书院矿西风井噪声治理等23项重点工程。继续实施矿(厂)区造林绿化工程,全年绿化面积达到13.5万平方米,绿化覆盖率达38.51%。2010年,是晋城煤业集团建设亿吨基地、提升发展水平、积聚发展势能的重要一年。晋城煤业集团抓住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低碳经济产业发展的契机,把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作为保障矿井安全、实现清洁生产、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,坚持井上井下同采、抽采利用并举,通过实施采煤采气一体化、开发利用商业化等办法,积极开拓煤层气产业,使其由晋城地区延伸到阳泉、甘肃和内蒙古,销售范围辐射到河南、广东、福建、江苏等省。
延伸煤,超越煤以科技为先导,晋城煤业集团的煤化工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,形成了每年1200万吨的总氨产能和每年1000万吨尿素产能。该集团还构建了老矿经济共同体,为衰老矿井在新井建设等方面提供发展机遇,为老矿井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2009年,该集团煤化工产业整体赢利,氨产量达到789.47万吨,比2008年增加230.25万吨,实现利润11.89亿元。近年来,山西晋城煤业集团以其独特的创新发展模式,逐步成为特大型煤化工企业集团和全国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。
该集团将加快转型创新步伐,着力发挥产业链优势和集群优势,力争取得新的突破。在多种经营板块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产业,使矿建土建、房地产开发、电缆制造、印刷等相关产业稳步发展,全部实现赢利。
该集团坚持把亿吨基地建设摆在战略的核心地位,全面实施老矿稳产、大矿挖潜、新矿建设、资源整合的战略构想,坚持依靠科技推进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,将大采高、大断面、二代连掘机、采煤采气一体化等一批先进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生产矿井,使新建矿井的产能得到快速释放。2009年,该集团完成生产经营总额550多亿元,比2008年增加了108.85亿元,实现利润43.7亿元。2009年11月13日至15日,在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暨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和推广企业颁奖典礼大会上,晋城煤业集团被授予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和推广企业称号。依托煤,升华煤借助低碳经济的优势,晋城煤业集团的煤层气产业焕发出无限生机,煤层气抽采能力达到1500万立方米/年。
围绕煤,服务煤为规范第三产业,晋城煤业集团将原来多、散、小的多种经营项目的发展定位逐步回归服务煤炭这一核心,2009年实现生产经营总额46亿元,实现利润1.46亿元深刻反思60多年的发展历程,我们认识到必须抛弃过去那种单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,以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为试点,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,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煤炭产业。
同煤集团塔山煤矿党委书记石锐钦说,塔山煤矿煤炭开采的破、装、运全过程都已实现机械化,其采用的世界上第一个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工艺全员效率可达62.5吨/工,年人均效率2万多吨。成立于1949年的同煤集团,61年来累计产煤18亿吨,相当于为全国每人奉献1吨多煤炭,而由于长期大规模超强度开采,矿区地面塌陷、地表扰动、河流枯竭,特别是煤矸石自燃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空气,给矿区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。
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,原煤产量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超过70%,对煤的依赖性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。矿井排出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,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,净化处理后再进入电厂复用。